一剑独尊 > 历史军事 > 从正德开始的锦衣卫 > 第75章 雷声大雨点小

第75章 雷声大雨点小(1 / 1)

姜堰心中胡思乱想着,却也不忘打起精神。

接下来说不得便要唇枪舌战,若不打起精神,如何同这些言官争论。

“姜堰,你可知罪?”果不其然,甫一进入,便有言官迫不及待地上前喝骂。

毕竟先前姜堰在这殿中所言的“庙堂之上,朽木为官”,言犹在耳,大家都是读书人,还不至于这么短就把这仇恨忘得一干二净。

“臣不知有何罪,只知道有人害臣之心不死,为置臣于死地,竟出此毒计,当真下作。”姜堰朗声道。

李梦阳站在一旁,却是看向姜堰。

虽然同徐祯卿聊过数次姜堰,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姜堰其人。

便是先前对姜堰颇多恶感,他也得承认,姜堰面相相当不俗,此刻义正严词,的确不似匪类。

当然,仅看面相,是看不出善恶的,或许是想起徐祯卿先前的言语,他声音倒是不似之前暴躁:“口说无凭,你说与你无关,可现场却是颇多证据,你作何解释。”

“若是扔上一把绣春刀也能够称之为证据,岂不是笑话,其他的证据更是荒谬,何况,我已经查出,这绣春刀的确出自锦衣卫不假,但是绣春刀每把都有记载,京城尚且未曾遗失一把,照这绣春刀来看,此刀应是从边境遗失才是。”

姜堰昨天一天的功夫岂是闲着无事,虽然还未能查出到底是谁要害自己,但只是活命,却还有几分把握。

李梦阳深深地看了眼姜堰,平静地说道:“那也不能证明这件事并非你所做,不是吗?”

“自然不仅如此,我还有仵作验尸所清查出来的记录,上面写的清楚,这绣春刀的刀痕和尸体身上的刀痕并不一致,既然凶器都不是这把绣春刀,怎能说凶手与我锦衣卫有关?”姜堰微笑道。

李梦阳性情虽然火爆,但是却并非无脑之辈,皱着眉头思索片刻,便退了回去。

或许是因为上次姜堰凶威太甚,一时间竟然没有人开口。

不过这并不代表事情就此了结,不少言官照旧蠢蠢欲动。

便在这时,弘治干咳几声,说道:“既然此事尚且不能有定论,便再查清楚,不可冤枉好人,亦不可放过罪人,朕身体不适,便先退朝罢。”

群臣面面相觑,唯独李东阳露出几分了然。

姜堰还有几分茫然,他自己都未曾想过,今天这番竟然是雷声大,雨点小,竟然就这么结束了,要知道他还做了好几手准备,就是为了能够保全性命。

便在此时,萧敬走到姜堰身边,示意他跟上来。

转过几处宫殿,便又来到武英殿中,弘治帝坐在座上,大声咳着,好似要把心肺都给咳出来一般。

这样看来,先前弘治说的身体不适,倒也并非全都是托词。

“你这家伙,不来京城,这京城一派安宁,一来京城便搅弄得整个京城鸡犬不宁,我还听说在南京你也麻烦缠身,莫非你是个灾星不成。”弘治好不容易咳完,却是费力地说道。

姜堰连忙道:“臣以为灾星一说不可信,所谓安宁,若是只因一人便可搅动,只怕这安宁也是假象,倒不如掀开盖子,看个清楚,说不定还能真个安宁几分。”

“你的意思是说,朕这大明中兴,不过粉饰太平,是这个意思吗?”弘治声音多出几分冷冽。

“臣不敢,臣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。”姜堰又不傻,脑袋只有一颗,自己不珍惜,可没人替你珍惜。

武英殿内,咳声撕心裂肺。

萧敬站在不远处,时不时看向弘治,虽然神色不显,眼中却有几分忧虑。

不多时,药汤便送了上来,他连忙接过,递了上去。

小口啜饮着药汤,弘治的咳嗦声这才压了下去,面色红润几分。

“大明中兴,呵,先前命你所做之事,为何还未去做。”弘治声音无悲无喜。

姜堰低着头说道:“自领皇命以来,臣不敢有丝毫懈怠,然而无有银两,自难行事,好在臣想起沿海豪商定然苦倭寇久矣,故前往南京募捐,如今却还差一事,便能启程。”

“豪商募捐,你倒是个机灵的,还差什么?”弘治随口道。

姜堰沉声道:“既然出海,少不得船只,臣欲求当年郑公入海船只图纸,便能成事。”

“如今不还有些船只,况且宝船何其巨也,何必非要宝船,耗资甚巨。”弘治拧起眉头。

“陛下,且先不说要与倭国一战,需得不少人马,就算工程,要运银矿回国,寻常船只岂能成行?”姜堰低声道。

这下弘治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,脸上多出几分笑意:“你说的有道理,此事朕同意了,你自取之便是。”

“不过,”弘治顿了顿,又说道:“今日之事,你作何解释?”

“臣实在不知到底是谁下这般毒手,但臣定会查个清楚。”姜堰朗声道。

弘治没有说话,只是目光幽幽的看着姜堰,反问道:“你真的能查清楚吗,好好想想,到底是谁呢?”

姜堰站在原地,脊背忽然冒出冷汗。

他只觉得自己好似突然回到了一个月前,自己也在这里,那个时候自己面对弘治的感觉。

“朕在这皇宫之中,眼不能视,耳不能听,朕苦藩篱久矣,但你要知道,即便是朕,有的时候也是一退再退,所以你真的明白自己能不能查清楚吗?”弘治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
后世对弘治的看法向来颇多看不起,更有人认为不过是个被文官架空的傀儡。

但此事弘治自己当真不知吗?

能有朱厚照这般儿子的人,会是一个生性懦弱,甘做傀儡的人吗。

便如早先,弘治曾有多次试图扩张兵力以平边疆,然而结果却是满朝文臣尽皆反对,兵部尚书刘大夏更是数次辞官威胁。

问及为何辞官,竟得到了刘大夏年老多病,视国家民穷财尽,倘若有所不测,责任在兵部,自己估量力不从心,因此而辞的说法。

如之奈何?

他隐忍一生,才给了朱厚照一个盛世,堂堂正德帝,莫名淹死在湖中,岂不儿戏?

最新小说: 唐君子 温柔深处是危情 李小宝张灵 穿越兽世:小巫娘,生崽崽 骄王将妃之血色嫁衣 超神学院之战地指挥官 大明虎威军门 五千年来谁着史 我成了大明拯救者 将六皇子拐进后院